大脑,是人体的“主机”,其结构精密,负责的工作极多,包括控制肢体活动、语言等都由其负责。
由此可见,大脑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,但是现在很多人缺乏保护大脑的意识,仍然有一些损害脑血管的行为,导致脑梗频频高发。
脑梗,这个词相信中老年人十分惧怕,中年是脑梗的高危发病期,一旦患上脑梗,症状较轻,可能会落下言语不清、面瘫、偏瘫等,严重则会要命,会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。
大图模式
那么,生活中有哪些习惯的人,容易被脑梗“锁定”呢?
习惯1:熬夜
熬夜,已成为最常见的脑梗因素。
晚上,是我们各个器官的休息时间,当然也包括大脑,如果晚上经常熬夜,不仅会让大脑无法正常休息,同时受到损伤的脑组织也无法自我修复。
此外,熬夜时人体会处在一个较为兴奋的状态,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大量增多,容易刺激血管,升高血压,诱发脑梗。
大图模式
习惯2:酗酒
酒,也是伤害血管的“一把好手”。
酒精进入人体后,很容易刺激到血管,可能会引起血管的收缩频率出现异常,导致血管出现痉挛的现象,不利于稳定血压。
常饮酒,还可能会导致血管的弹性下降,变得硬化,使血管“吹弹可破”,很大幅度增加了患脑梗的几率。
大图模式
习惯3:常吃高盐食品
每个人的口味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,有口味较轻,有口味较重的人。
可以观察,长期食用高盐食物的人,患脑梗几率要高很多。
因为盐中含有的钠离子非常多,若人体中的钠离子含量过高,很可能会对血管壁带来较大的伤害,本身平滑的血管壁会变得“面目全非”,可能会变得坑坑洼洼。
这时血液中如果存在较多的垃圾和脂类物质,就容易在坑洼处沉积,加速血栓形成,增加患脑梗几率。
大图模式
医生建议:若以上3个习惯占一个,也要勤测脑CT,预防脑梗的出现。
身体出现3个异常,脑梗或许离你不远,要警惕
1、头晕
头晕,一般来说是由于脑血管堵塞严重,导致脑组织所需的氧气、血液供给不足,
出现头晕、恶心等异常现象。
注意:头晕频率异常增加,或是脑梗快要“敲门”,需警惕。
大图模式
2、肢体僵硬
肢体出现僵硬的现象,也可能是脑血管堵塞了,大脑的中枢神经可以控制人体的四肢活动,若中枢神经缺氧、缺血,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也会减弱,导致患者出现四肢僵硬的症状。
大图模式
3、流口水
多见于脑梗来临前的7天内。
脑部血管堵塞,可能会影响到脑内控制口腔肌肉的神经,导致患者出现单侧流口水,甚至面瘫的情况。
预防脑梗,首先要养好血管,建议坚持做好2件事
1、多运动
脑梗发病,一般发病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的人群,而经过调研后,这类人群一般都缺乏运动。
运动,是平稳血压、降低血脂的强有力帮手,但运动需要长期坚持,几天内很难看到效果。
运动时,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会有所提高,有利于血液中毒素的排出,同时也可加强脂类物质的燃烧速度,预防血管堵塞。
建议常做有氧运动,避免过量运动。
大图模式
2、多喝水
水,被称作“血液稀释剂”,能够加速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排出,降低血液粘稠度,同时对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管堵塞也很有帮助。
大图模式
小贴士:多吃蔬果
一般来说水果、蔬菜中含有的热量较低,不会给血管带来负担。
并且其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及维生素也极为丰富,常常摄入,对受损的血管壁还存在一定的修复作用。